星期二, 十月 24, 2006

《放逐》


《放逐》是杜琪峰拍的最新的一部电影。据说是1999年拍的《枪火》的后续篇。原先《枪火》里的那五大将除吕颂贤换成张家辉外,其余四人吴镇宇、黄秋生、 张耀扬、林雪尽数出马。最近几年在杜琪峰导的片子里出现的男角,如任达华、张兆辉、林家栋、任贤齐等基本都出动了,整个一“杜家班”,堪称超白金阵容。

故事发生在澳门回归前夕,张家辉枪击黑帮老大大飞哥(任达华饰)后和家人潜藏在澳门,任达华派出黄秋生和林雪去追杀,而吴镇宇和张耀扬也到了澳门保护辉。 五个人为了给辉的家人留点身后钱,接了单去杀澳门的另一黑帮老大林家栋,之后阴差阳错地发生了许多故事,最后,除了辉的老婆和孩子,没有一个人能幸免。

影片要表述的是江湖道义、友情、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五个人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因为职责所在,黄林二人要杀死辉,他们要维护江湖的规矩,尽管心里很痛 苦;吴、张两人却是尽一切去保护自己的朋友,尽管这要冒着生命危险。因此他们也没有选择必要时杀死黄、林,虽然这也是他们的朋友。结果他们发现事情没有解 决的办法,只有放逐自己。他们不知道该往何去,该做什么,任何一个分叉口的决定,该往左走还是右走,要不要劫车,他们都要通过抛硬币来解决。当他们劫了一 吨的黄金准备逃往外地时,任达华打来电话说辉的家人在他手上,要他们立即出现。五个人愤怒了,这一次他们看也不看地把硬币砸入水中。最后是同归于尽的大结 局。

这部影片继承了杜琪峰贯有的独特的江湖理念和冷峻中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是一部不错的打发时间的电影。但有的媒体把它说成是经典电影,我就不敢苟同了。

《放逐》只不过是杜琪峰对过往作品的一次重复。不论从剧情的设计上,人物性格的刻画上,还是江湖理念的表达上,都可以在他的旧片中找到痕迹。看惯了他的作 品的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典型的杜氏风格,也许一下子就会喜欢它。可什么菜吃多了,都会有点腻味,厨师得加点佐料或是改进下烹调方法才能招得客回头。几位 演员似乎越来越懒了,好象他们觉得绷着脸,穿上风衣,握着枪,摆个造型就是表演了,就他妈的牛逼了。他们也是在重复过去的作业。也有好看的地方,在诊所的 那场枪战就不错。杜琪峰在江湖理念的道义、友情、责任中又再加入了一点个人在现实中的无助和迷茫,也算是有点突破。

杜琪峰的黑帮电影在香港乃至整个世界都是独竖一帜的。由之前的《一个字头的诞生》到《枪火》再到《黑社会》系列,可以看到他的不断变化和进取。他努力在打 造他的“黑色世界”,他独到的理解,张弛有度的调控,精心设计的故事,使他成就了在黑帮警匪片的地位,至少在香港他是NO.1。他的很多片子叫好又叫座, 真的可以称之为经典。可在《放逐》中,它只能称之为对经典的重复,所以我只把它列入好看的电影。

期待杜琪峰在下一部电影中有新的突破。

PS:令人郁闷的是我看的是国语配音版,在结尾处出现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处理,就象《龙城岁月》的国语版结尾一样,而后者的粤语版是截然不同的。建议大家看粤语版的《放逐》。

香港瓶,美国酒。


长久以来,好莱坞作品一直是香港和亚洲电影模仿的榜样,很多作品换了个时间和空间就搬到电影里去,诚实的说,大多数东西不堪入目。随着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亚洲导演新势力的崛起,亚洲的电影受到了全世界越来越多的瞩目,有些电影被好莱坞买回去重新翻拍,香港的《无间道》就是其中的一部。

美国版的《无间道》名字叫《无间行者》,集中了一大批大牌明星,如杰克·尼克尔森(Jack Nicholson),马特·戴蒙(Matt Damon),里奥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马克·沃尔伯格(Mark Wahlberg),导演是鼎鼎有名的马丁·斯科赛斯 (Martin Scorsese)。可能是因为起源是来自中国,冥冥中受到了中国“一人一龙,一群成虫”的诅咒,那么多明星扎堆,反而都没有什么出彩。

故事的大体框架还是与香港版的《无间道》相似,只是表现人物性格上有很大差别。我一直认为象这种黑帮片的体裁,风格上应该是冷峻的。里面的人物应该是行动派而不是口头派,所以他们应该是做的多而话很少,尽可能的用镜头表达人物要说的话,即使说话也是必要的故事交待、人物性格剖析。这样就给观众一个紧凑、压抑、真实的感觉。

在《无间行者》里,里奥纳多饰演的卧底警察满嘴的脏话,整部电影里话说个不停。里奥纳多努力想表现一个卧底警察的精神痛苦、人格分裂,可他太浮了,有点直白,没有表达出人物内在的张力和爆发力,倒是有点象张牙舞爪。

马特·戴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演员,他在《心灵捕手》里的表演非常的棒,而那部电影是他和好朋友本.阿弗莱克一起写的剧本,他也算得上是个有头脑的人。在这部电影里,他饰演刘德华演的角色,在表演上他比里奥纳多好一点,可我觉得他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他没有表现出人物对自身身分的迷惑和与命运的抗争,而他更象是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只会泡妞的花花公子。

杰克·尼克尔森不用多介绍了,老牌的奥斯卡影帝,国外的媒体评论他是里面表现最好的,可以用精彩绝伦来形容。在我眼里,黑帮老大应该是个很有威严,富有个人魅力的人。可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多疑、神经质、唠唠叨叨、披头散发的老头。

我的判断也许是因为我的先入为主,更有可能是两国的文化不同,因此导演对故事的理解也大不相同。

马丁·斯科赛斯在里面加入了一段两个男主角和一个女心理医生(身分相当于陈慧琳和郑秀文的混合体。天啊!)的感情戏。导演是想通过增加情感的戏份来帮助观众挖掘人物的内心,可显得太牵强了,也减慢了影片的节奏,使得一个精彩的故事流于模式化、平庸化。在一些细节上也处理不好,在交易的那一场戏,竟然没有要求上交手机,也许是老大觉得,虽然我们是黑社会,也要讲人权。黄秋生和梁朝伟互通摩斯密码的桥段在这里没有用上,难倒就想不出其他路子了吗?好莱坞的想象力就如此贫乏了吗?也许吧,所以他们在电影里加上中国政府找黑帮买偷来的电脑芯片。香港版里,黄秋生和曾志伟在警局里那场火花四溅的对手戏,让人看到了两个对手间的不同的性格,一个冷静,一个嚣张。在美国版式里却变成了警察在路边的一次虚张声势的恐吓。导演给人物的台词太多了,应该用镜头去推动故事,而不是用一堆可有可无的废话。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浮夸、松弛、过度表演,人物呆滞,情节牵强,149分钟的电影过了90分钟我才稍微提起点精神,没再打盹。如果不想浪费时间的话,换另一部电影看吧;如果你只是想打发时间的话,换另一部电影看吧。

《教父》做为多年前的经典,如今在美国已经没有人欣赏了,也许是导演们不想重复过去的演绎方式,他们在寻找新的突破。也许是我的怀旧和落伍,我欣赏的黑帮片是冷峻的、黑色的、紧凑的、张驰有度的、带有宿命感的,杜琪峰的作品就很有味道。美国人应该重拍他的作品。

可也许中国的黑帮片就只能植根于中国的土壤,就象晏子说的“桔生于南为桔,生于北为枳”。不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根源,以为随便拿了瓶子回去加入自己的酒就一定好卖,那未免太天真了。殊不知这酒和瓶子是相得益彰,少了哪一个,味道就不对了。

一路上

6:45pm,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我来到了公交站。站台上竖着许多杆站牌,我在它们之间穿梭,找寻着自己的方向。似乎有很多车到那,可眺望远处似乎又是遥遥无期,所能做的只有耐心。

终于车来了,上车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已经是过了下班高峰期,车上的人不多,空出许多位子。大家都忙碌了一天,一脸的倦容。正对着我坐的是一位30多岁的妇女,身上穿着一件米黄色的针织混纺的上衣,一条浅紫色的套裙,脚上是一双与裙子颜色相同的中跟皮鞋,鞋子的后帮有一小块擦痕,鞋跟被磨成 了向前倾30度的小斜坡,掌部的鞋纹已模糊不清了。脖子上戴了一条珍珠项链,左腕上戴了一个玉镯,两件物品发散出呆滞的光芒,不是真货,但可以看出来,她细心打扮了自己。她应该是在商场做销售的。在她手里有一个黄色的塑料袋,依稀可以看见里装了两把上海青和两个菠萝包。下了班,她往家里捎回晚餐的青菜和第 二天的早餐。她打了个哈欠,又继续闭上眼打起盹来,身体随着汽车的摆动而晃来晃去。

在她的旁边是一对母女,妈妈是来接女儿放学的。女儿很精神,跪在座位上看着司机开车,身体扭来扭去。妈妈看来有点累,也有点饿了,她把书包放在大腿上,自己喝起了一盒酸奶。

在我右侧,一个男孩旁若无人地打着手机,时不时发出会心的、青春爽朗的笑声。声音在空荡荡的车厢里回荡,显得与周围如此的格格不入。环顾四周,个个挂着僵硬的、提防的脸,疲倦的脸上写着“拒人千里”。也许是我的样子有点凶恶,女同志们下意识地抓紧了身前的皮包。

我只好把视线转向车外。在左边的广场只有廖廖数人,路灯也没开完,昏黄寂廖的灯光显得周围了无生气。而在马路另一侧,一字排开的几家大酒楼,灯火辉煌,人 声鼎沸。抬头看见楼上的食客坐在宽大的落地窗前推杯换盏,在上面可以看见不远处的湖景。我有点仇恨他们,也许是因为需仰视的缘故,也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可以坐下吃饭了,而我们一车的人还在路上奔波。

一路上,走走停停。进站时,总有人上来问,这辆车去不去哪里或哪里?得到否定的答案时,他们脸上露出了失望的神情。车子出站了好远,我还在想,他们能找到了自己的车吗?他们能等到了自己的车吗?

终于,我到站了。下了车,看着周围熟悉的建筑,原先城市里冰冷生硬的味道,慢慢地温暖柔软起来,家就在前方。

回家了。

星期一, 十月 23, 2006

别走得太快,舒马赫。

今天凌晨,舒马赫告别了我们,他退休了。他带着一串夺目的荣耀,昂着头离开了,留在身后的是遥远的,等待后人追赶的脚印。

我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车迷,我也不算不上喜欢舒马赫,只是他身上有些东西让我兴奋,象塞纳一样。

在塞纳的时代,他的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叫普罗斯特。在一场比赛里,塞纳已经领先非常多了,按正常来说是不可能被追上了,他只需平平稳稳地开回终点就是冠军。 这时普罗斯特采用了一个计策,他跑出了那场比赛所跑完的圈数里最快的单圈成绩。于是塞纳加快了速度,创造了新的单圈最好成绩。他越开越快,不断的刷新纪录,最后他撞墙了,退出了比赛。那一站的冠军是普罗斯特。事后,有人讥讽塞纳的幼稚、不冷静,可我恰恰因此喜欢上了他——一个不为功利所动,勇于接受挑战,拒绝按步就班,拒绝平庸的人。

舒马赫也有这样的一些特性,他也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乖孩子。他开车时的霸气和勇气让我为之鼓掌,虽然因此也招来了不少非议。爱他的人说,舒马赫为了胜利不怕任何牺牲;恨他的人说, 舒马赫为了胜利不择手段。两边的人都没说错。我记得有场比赛,他发车时在第三位,当时离起点不远处就是一个S弯。一亮绿灯他就象不要命的基地兄弟直切冲了上去,那架式一下子震住了所有人,象傻了一样的楞在那里,眼睁睁地看着他压着身位超了过去。我也记得1997年的西班牙杰雷兹赛道他和维伦纽夫的碰撞,那绝对是违背体育道德的丑陋行径。

所以舒马赫不能成为乔丹一样的神,他只能做一个有非凡能力的人。故而他的落幕注定不会是圆满的。他发车时是第10位,第七圈爆胎,这时正如电影中的英雄面临转折点——不是沉沦,就是爆发,史诗般的交响乐随着低沉混厚的大号响起,英雄回归了。换了胎后的舒马赫一路狂追,出站后的22圈内,舒马赫超越了10辆 赛车,之后他超越了海费尔德、库比卡、巴里切罗、费斯切拉。最后一圈,他超越了莱库宁。可他还是没能站上领奖台,接受车迷的欢呼,他得了第四名。

可一切又象部电影一样丝丝扣缝,充满悬念、惊奇、希望、失望。最后一场比赛,排位靠后,意外,绝地反击,追赶,超越,与时间赛跑,竭尽全力,失败。一部精彩电影的种种要素一应俱全。我始终觉得,悲剧才是真正好的电影。也许我平日看到了太多的心碎情伤,悲剧才让我感到真实,美好的东西不会轻易让我触摸得到。 当法拉利的悲剧般的鲜红衬托着舒马赫的英雄主义时,我才感受到这是真正属于一代车王的谢幕表演。他真的走了,再也看不见那风驰电掣的一抹鲜红。

别走得太快,舒马赫,外面不是赛道。

一只蚊子的哲学

入夜了,和老婆完成了常规性对话后,两人都睡了下来。少倾,耳边响起了嗡嗡的蚊子叫声,我恼怒地朝声响处挥了挥手,世界安静了。

次日清晨,阳光照亮房间,在半梦半醒中睁开了双眼。一只蚊子裹着肥兜兜的暗黑色的肚子,不紧不慢地朝角落飞去。这只蚊子在房间里有好些日子了。它总是在晚上固定的时间来,先飞到耳朵边试试人的反应,通常这时人都是睡得迷迷糊糊,并不会特意起身打它。如果还没入睡,它就耐心地在一旁等,并不急于下手。第二天早上,总是能见到它满载而归。可奇怪的是,身上找不到任何被叮咬的痕迹。

曾经恼火地追打过它,可它依旧是不慌不忙地慢慢飞着,一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模样。曾经被报纸扇落在地,仰面躺在那一动不动,象死了一样。过了一会,不经意抬眼一看,它又挣扎着翻过身来,挥挥翅膀,从容不迫地飞离开去。晚上,又再准时出现。

这就是一只蚊子的哲学:掌握一门好手艺;努力工作;顽强;看透生死,平静面对磨难;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也许只有生命短暂的才会真切体味生命的意义。人活得算长吗?

星期日, 十月 22, 2006

老虎移民

也许大家没注意到,庞庞的右侧一栏“关于我”的链接上多了一个Pang Pang's blog海外站。我要移民了。

本来在这呆得挺好的,虽然也有些不如意,比如评论系统的滞后,但总的来说,我还是挺满意的。只是最近一个睛天霹雳在因特网上震荡开来,博客要用实名制了。我此处虽说地处江湖偏远之地,可若是实名制后,如同家里面装了个监控摄像头,我再也不能在自家院子里骂娘了。

官员们说,当前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一些约束空缺,造成了一系列的侵权、隐私、责任等纠纷层出不穷。而实名制后,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约束这些行为。官员们是方便了,可网民们却失去了隐私,并且因此产生的畏惧心理使得人们不再敢说真话。目前各种官方媒体和门户网站占有了信息资源的绝大部分,它们已经沦为“讲政治”的听话的官方工具,它们已失去新闻工作人员的批判性、独立性和自省性,成了 各种利益集团的走狗,唯独不代表老百姓。而博客是平民百姓们发表自己意见的场所,在这里有的人做的是负面的事,可大多数人说的是真话,是肺腑之言,不少更是真知灼见。在这里,还能见到中华民族的自省、批判和奋发图强,在这里,我看到了民族不屈的脊梁。

毛主席说过,哪儿都有左中右。林子那么大,什么鸟没有?不能因为少数人的胡作非为而把所有人都斩尽杀绝,把所有管道封闭。实名制实际上是政府部门“懒政”的一种表现。对于错综复杂的问题,他们不是想办法分别处理,区别对待,更科学地、人性化地解决,而是把孩子和水都一起泼了出去。山西省方山县委书记张国彪关闭网吧正是如此。他们是清净了,可老百姓呢?

实名制更有利于政府部门对老百姓的监控,更有效地强化它的国家暴力。从此它可以名正言顺地把国家的影子笼罩在每个人身上,不管何时,何地。它在立法上建立了自己的根基。而相对于民众,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隐私法》,所以当实名制提交的这部分个人隐私被侵权时,他是无法保护自己的,因为当前法律并没有规定这些 由谁保管,由谁负责,处罚如何。它只能套用《民法》中关于名誉权的条款来进行维权,而民法中对互联网这块的立法还相对滞后。因此国家机器将处于更强势的地位,而民众的自由精神将日趋萎缩,从长远看,这不利于一个民族的强盛和繁衍。

实名制实施起来不具有操作性。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和人员流动的加快,将来总要有人换博客地址,比如说我从新浪搬到Donews,用户资料的登记、更新将成为经常性的工作。这种繁琐的手续将直接影响到加入博客网站的 人数,从而影响到网站的收益。因此网站经营者会主动帮助blogger规避这些手续,而实名制就成了一纸空文。实名制的实施要经营者去核对海量的信息,这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如果经营者做不到,谁又能做得到呢?谁又能保证每条信息的的真实和准确无误呢?如今银行提款都有冒领的。弄个假身份证并不难,找个民工给一百元就行了。

谎言、欺骗、谩骂,只要有江湖的地方,它就存在。不管你如何限制它,它总是存在,这是生活的一部分。好的博客、真实的博客会受到大众的青睐,而那些假的博客必然要被淘汰,这些都必须经过时间的洗礼,让大浪淘沙。必须给所有人说话的权利,即使他说的是假话,说的是那么幼稚,但他有说话的权利。至于那些侵害到他人权益的,这要我们加强相应权益的立法,并加以细化,使之有明确的操作性。

总的来说,博客实名制弊大于利。它的不具操作性,使得它并不可能真正实行,最后只能成为某些部门好大喜功的样板工程,白白浪费大量宝贵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它 压制了民众心志的发展,限制了交流,从而使一些好的思想和理念不能真正传播出去,而这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自强。我们国家要发展不需要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人 模,而需要的是有着不同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有个性的人,唯有此,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各种奇思怪想,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只是对某些人来说,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与他们何干?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地位,自己的利益,对于这些管理者而言,一群没有脑子的行尸走肉再合适不过了。

可我不想成为一团腐肉,更不屑加入那些管理层,所以我只能选择移民。我开始有些理解那些远离故土的人,有的离去是那样依依不舍,那样无可奈何。我也舍不得离开,可也不得不挥手远去,没有精神自由的家园已不再值得我留恋。可真的能如此潇洒地割舍吗?心痛的感觉暴露了真实的想法,说再见真的很难,套句肉麻的话,我是如此深情地热爱着这片土地

星期六, 十月 21, 2006

在背之芒,在喉之刺。

经过8个月严谨再严谨、慎重再慎重地考查,中国足协终于决定正式任命杜伊科维奇成为2008国奥队的主教练,足协官员们终于长吐了一口气,“终于找到个背黑锅的了。”杜伊科维奇执教也算有点成绩,人家把加纳国家队都带到了世界杯16强,带个国奥队应该绰绰有余。

老杜还有一个身份是
中 国国家队技术顾问。这个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极富管理想象力的足球特点。此招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朱广沪以后战绩欠佳,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老杜转正; 如果老杜执教国奥不灵,那他也就只能做顾问。这样就最大化地做到了一专多职,一才多用,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最大限度地使用资源。

唯物主义辩证法中提到了要带着怀疑的眼光看问题,中国足协的领导们深刻地贯彻了这一点,所以他们一向是“疑人要用,用人要疑。”只是辛苦了老朱同志,每场比赛不但要承受胜败的压力,还要忍受这枚在背之芒,在喉之刺。

历史的丰碑

在家休养有些日子了,好久没有出去。前几天路过广场,发现“洞中数日,人间已换新篇”。广场上花团锦簇地堆放着成千上万盆鲜花和各式木制园景,插着彩旗,挂着彩带,每棵树都被清洗了一遍,每片叶子上挂着闪闪欲滴的水珠,煞是好看。草地上的杂草和落叶被细心地剔除过了,如一条青翠的围脖沿着湖边绕了过去,蜿蜒数里。

可国庆节时却不是这样的,那时只是简单地挂了面国旗,再也没有什么布置了。如今临近月底,三会一节要召开,外国友人要来,得打扮一下了。平日来来去去都是给国人看,那是家里人,老夫老妻了,有啥好看的,打扮个啥?可出去见外人,特别是有点身份,得眉来眼去送几颗秋天菠菜的,那是得精心装扮一番。

虽说国庆节是仅次于春节、中秋的大日子,可与三会一节相隔太近,市政府出于节简的目的,就没太重视,虽说他们只要节省几餐或少搞点重复建设,就可以弄出这笔钱来。解放已经有57年了,太久了,那些英雄烈士谁还记得?与我辈如今的日子有何直接影响?不纪念他们,日子就不用过了?不如务实一点,新事新办嘛。这是我等小市民的浅薄之见,想是领导们听见了我等的心声,从善如流啊!若是照此类推,以后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甚至春节也可以不用过了。那些更是封建思想的残余,对当今推广三个代表,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实际意义?以后我们只开那些能扩大政治影响,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广泛交流的节日,如荔枝节,啤酒节, **亚美食节,服装节等等以及各种经贸洽谈会,这些多务实啊!这才是以人为本!

至于国庆期间来我市旅游的人,那就是你们的不对了。你们出行前应做好调查,应该了解我们市政府崇高的政治觉悟,想要看好的风情,你们应该晚点来,至于时间赶不上点,那是你们的问题了。你们有的是来自偏远的乡村,一年就趁着现在这七天带着孩子来看一看城市的繁荣景象,但为了革命大局,就牺牲你们吧。本地的市民们,一年中你们奔波忙碌辛苦了,你们本想假期内和家人一起在广场散步,在树荫下的草坪上嬉戏,在花香中释放累积的疲惫,现在一切都成泡影了。你们应该当是做贡献吧,就象我们常说的,小我要服从大我。

三会一节是近几年来本地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每年这时领导的工作重心就全放在此,这就是他们的政绩了。每个人都想把工作做好,脸上光彩一点,领导也不例外。三会一节是领导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要误会,这不是贬义词,领导脸上有光了,老百姓也才能跟着沾光;领导有肉吃了,才能剔牙时挑出点渣子让老百姓捡,那是咱老百姓的无上光荣啊!

三会一节是联系中国与东南亚各国政治、经贸的纽带,对促进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的沟通和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而维持和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良好关系是我国地缘政治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东南亚各国的资源也是对我国资源的一个有益的补充。与东南亚的经济共荣和同一的对外表达是我国环太平洋政策和基础一环。一个繁荣的中国和东南亚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

我市人民为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我们牺牲了自己本应舒适悦目的环境,本应深刻缅怀的国庆日,本应用于教育和低保人员救济的资金,为了全国人民、东南亚各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的福旨,让我们献身吧。历史的丰碑上会刻下领导们的丰功伟绩,而在碑底下,在暗无天日的地底,垫就的是老百姓的粉身碎骨。

星期五, 十月 20, 2006

序曲

戒严了,赶紧找个后备梯队,以备不测。不知道以后上来这里,是不是也要实名或是使用代理?谁知道呢?有备无患吧。